仿写飞天凌空特写镜头200字【一】:
终于有工夫坐下,他顺手从袋中摸出已被压瘪的烟盒,食指有力地敲击几下,夹起一根较为完好的送到嘴边。左手挡风,右手按下打火机,随即白烟袅袅。
接着,眯起眼,小嘬一口。吞云吐雾的同时,娴熟地掸去烟头堆积的白灰,放眼望向窗外满地破碎的霞光。或许是忆起自己曾经的年少轻狂,眼中常常充盈着星辰与希望。可还是怪这岁月无情啊,如今他的眼中布满沧桑……烟的一燃一熄,何尝不是象征了百味的人生,辉煌与黯淡相互交织。但,终究归于平淡……
渐渐地,他睁开眯起的双眼,眉头舒展开来。是啊,岁月也许夺走了他年轻的英容,但却没有忘记给他一个幸福的家庭。
烟雾散去,一切再次清晰可见。他掐断了殆尽的烟头,只起背负生活重任的身板,再次准备好了,迎接新的挑战。
仿写飞天凌空特写镜头200字【二】:
她傲立于以大漠戈壁为背景的舞台上,左臂扬起,镂空金镯的纤腕处,是夺目的金蝶纹琵琶,右手扬舞凌空,恰到好处的在漆墨长发之上弯成半弧,恰似新月。右腿抬起,不染纤尘的足上扫过赤、青、金三色的绯纱,钗环叮当响。
忽地轻舒双臂,一足后移,暖白的颈向后仰去,高束的髻似乎已触及后背,接而转身侧立,一臂微曲,指尖轻捏琴颈,足尖踮起,一手于面前握紧,却又将手指一根一根地舒展,尖锐修长的金红色指甲,在灯光下显出辉耀的白光。两臂展开如翼,腰下轻坠,向后微仰,双足旋转起来,疾似坠星般地旋转,有如清风回雪,其婉若游龙之姿,确如敦煌壁画中“飞天”惊鸿之态,而又更胜。
仿写飞天凌空特写镜头200字【三】:
仪仗队员一个干净利落的转身,踢了几个漂亮的正步,动作整齐划一,将国旗送上旗台。这是天安门广场几千人一起翘首而望,屏息敛声的一刹那。
远处,第一缕微光透过云层射了出来。仪仗队员轻轻挽起国旗一边,另一手托住内侧,宛如一尊庄严的雕像,等待着号令。
紧接着,升国旗开始了。仪仗队员左臂轻抬,右臂飞速甩了出去,重心降低,双腿宛如弓步之姿,同时右手放开,左手收回,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伸到侧直的腿,俨然是一条直线。
那一刻,国旗迎风飘扬,仪仗队员手掌前伸,托着的不仅是国旗,更是一份沉重的信仰。
仿写飞天凌空特写镜头200字【四】:
她拿起一支红色的粉笔,背过身,抬起右臂,粉笔接触黑板的瞬间,轻轻顿肘,再将笔记板书到黑板。粉尘在她的指尖上下轻拂,伴随着“吱吱嘎嘎”的伴奏,行云流水般的白字与醒目的红线紧紧拥抱住黑板,像几位身着红裙的小姑娘,灵动又不失书卷气,显得格外亮眼。
板书毕,她不急不缓地转身,此刻柔和的目光中透着春风般的和煦。忽地,她瞪大双眼疾扫教室,一下便寻得分神发愣之人,迅速瞄准目标,用三分精准投篮之势,掷出粉笔。粉笔不偏不倚,落在了那位同学的课桌上。那位同学回过神来,赶紧低头补笔记。
接着,她打开书本,温柔的声音开始绘声绘色的讲解,为我们开启了一段沉醉的“三峡之旅”。
仿写飞天凌空特写镜头200字【五】:
一片叶,挂在树梢上,纤细的叶脉交错着,清晰可见。这叶脉,曾撑起叶的生机蓬勃,可如今,已是垂垂老矣。那多角的花边,已然泛起卷,似是秋风吹翘了它的叶边。深红中,已是没有绿意了。绿己在大自然的轮回中逐渐消饵。
秋风吹过,叶子打了个寒颤,颤巍巍地脱离了大树的怀抱。在风中,它是一团火,带着生命的余烬漂浮。翻滚着,旋转着,携一腔感恩的血,落下。我用手去接它,可它却打个旋躲开了,悄然落在地上。
我俯下身去,仔细观察那片落叶。一片的深红,沉淀着一生的风吹雨打。轻轻拾起,发出轻微的响声,在阳光的照射下,竟有些许透明。闻一闻,是叶的清香。我本想把它收藏,却又想起,这里才是它的归宿。
仿写飞天凌空特写镜头200字【六】:
她滑入冰场的中央,蓝色清澈的光芒倾泻在她的身上。这是李子君花样花滑比赛的现场。
只见她一手向后挽去,另一手顺势勾过,向着空中起跳,飞跃,两手轻轻搭在肩膀和后腰,身体迅速翻转,在空中划过一条优美的线条,裙摆跟随身体优雅飘动。
紧接着,她再次起跳,在空中完成转体动作,即便在这样的状态下,她也不忘面含微笑。
最后,李子君单腿落地,另一腿向后伸展,两只手像天使的翅膀轻盈舞动。一瞬间,全场的观众都开始欢呼鼓掌。光滑的冰面托住这坠落人间的天使。她的微笑正像这冰面一样洁白澄澈,荡漾在中国人的心里。